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会议通知

报名时间: 2025-04-07 09:00:00 至 2025-05-14 18:00:00

会议时间: 2025-05-17 09:00:00 至 2025-05-18 18:00:00

会议地点: 北京

会议规模: 100人

会议费用信息
  • 主会场 ¥1600

会议通知

各高校教务处、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系)负责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近年来,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并推出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金课”;出台了《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101计划”)》《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思政和“双一流”背景下加强各高校教师之间优秀教学成果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分享,全面提升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质量,“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于2025年5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大学举办

 

本次研讨内容将围绕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群建设成果,由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责任教授进行讲解和示范。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办学具有鲜明特色,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本科专业,并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计算机学院牵头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均为A+ 档学科。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首批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和“拔尖计划2.0”,并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教育部“101计划”,与32所参与院校共同打造了一批精品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平台和核心师资。多次获得国际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6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特邀请各高等学校选派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和骨干任课教师参加本次会议。

 

一、主要内容

(一) 专题报告

报告题目: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实践

报告人:郭 耀(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计算机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操作系统、移动计算、隐私保护与系统安全等。2021年起,担任“101计划”工作组秘书长和课程建设组负责人。入选2024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曾获ISSTA 2023杰出论文奖奖、WWW 2020最佳学生论文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电子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二) 课程教学研讨及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示范

1.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陈 斌(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虚拟地理环境,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虚拟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副理事长。主讲慕课“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离散数学概论”“地球与人类文明”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大学首届教学卓越奖)

2. 人工智能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

主讲人:李文新(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她为推动ACM/ICPC竞赛在北京大学、中国乃至亚洲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多次获得ACM/ICPC组织颁发的“区域发展杰出贡献奖”“领导力奖”等。由她组织、为训练ACM队员而开发的北京大学在线程序评测系统目前已成为国际同类网站中最有影响的几个网站之一(http://poj.org)。
李文新教授是国际上最早从事自动化掌纹识别的研究者之一。她领导的团队研发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在教育考试、银行、社保、医保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她的主要研究兴趣是游戏智能体相关领域,包括游戏和游戏AI的复杂度分析、游戏AI的评测方法、游戏AI的算法、游戏AI的模仿和倾向性聚类、游戏AI对局的自动解说等等。她的团队自主研发的游戏AI对战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游戏AI对战平台(http://botzone.org/))

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一种设计方案

主讲人:陈向群(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高可信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软件、移动计算、智能软件、软件工程。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工作。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操作系统原理”课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算机系统导论”课获教育部线下一流课程,北京市教学名师。101计划“操作系统”课程负责人,101计划“操作系统”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参与教育部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以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核心课程内容研究工作;牵头并参与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国家标准《计算机核心课程规范——操作系统》的制定工作;积极组织“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操作系统设计大赛”)

4. “编译原理”课程的渐进式和分层式教学改革

主讲人:刘先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微处理器及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参与研制北大自主“众志”CPU芯片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兼任工信部信创工委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交所首届行业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刘先华讲授本科生“编译原理”及研究生“高级编译技术”等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教育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曾获首届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教学卓越奖等荣誉)

5. 人工智能时代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主讲人:孙艳春(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研究领域为软件工程、服务计算、大数据分析、智慧教育等。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CCF杰出会员、IEEE SWEBOK V3编委、CCF软件工程专委会执行委员、CCF 服务计算专委会执行委员、CCF教育专委会执行委员、教育部“101计划”软件工程课程建设组核心成员, 主编了教育部“101计划“软件工程主教材《软件工程:经典、现代和前沿》。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现已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90余篇,编著两部、译著三部。获得201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IEEE-CCF服务计算最佳应用论文奖、2024年IEEE TCSVC服务计算杰出女性奖、2024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软件工程”课程主要建设者)、2016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软件工程”课程主持人)、2020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软件工程”课程主持人)、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6. 国内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离散数学课程开设情况初探

主讲人:王捍贫(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为程序理论,包括程序逻辑、程序语义、程序验证等。已在包括CSL、TC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著作或译著7部。主持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 主持863计划一项,获日本大川研究基金研究助成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二)和北京市教学优秀奖(排名第二))

7.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教学实践与拓展

主讲人:边凯归(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视频网络、无线网络。曾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获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两次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讲授本科生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导论”等)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5月17—18日,16日下午报到。

会 务 费:1600元/人,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会议及报到地点:北京大学中关新园1号楼,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6号(4号地铁北京大学东门站C口)。

温馨提示:本次会议不安排住宿,请自行预定所需要的酒店。

联 系 人:洪文哲

电 话:13810393563

邮 箱:tuphwz@163.com

 

 

 

 

4566e329-8917-4e43-b38f-ba44ac92b6ca